“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构建国际话语权的难得契机,但值得反思的是,中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还不尽人意,海量的对外传播内容并未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改进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国际媒体平台,以争取更多的国际受众。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话语之一。国内外媒体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广泛解读,各种观点异彩纷呈,相互碰撞。国内官方媒体大力开展了对外宣传工作,许多人也提出要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但应当看到,在目前国际传播格局之下,中国要想获得“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主导权,并非易事。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者,如何加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话语权,成为一项不亚于战略实施本身的艰巨任务。
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一般说来,话语权既是一种说话的“权利”(rights),也是一种说话的“权力”(power),但主要是后者。我们知道,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并非所有的话语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从而折射出权力。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更是指“说话”的威力与有效性。
国际话语权具有三大属性。一是不平等性。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实力相关,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国际话语权状况。欧美强国在国际话语权中占据优势地位,甚至是霸权地位,而非洲、拉美等国家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国际性。一国的话语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的,并不是在于它提出的话语内容涉及国际因素,而在于该话语能为多少国家所接受。一国提出的、能为世界接受的话语越多,那么这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也就越强。三是非强制性。国际话语权的大小虽与国家实力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实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内容的质量、普适性、逻辑性和说服力,国家也很难动用强制力量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念,它体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国际话语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交话语表达,即提出核心概念,主导议程设置。外交话语是主权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策、立场与观点的表述,实际上,只有超越本国国家利益,带有全局性的核心概念才可以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优势话语,产生巨大影响力,并引领国际议程的设置。建国以来,中国曾经提出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核心外交理念,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和谐世界等。但这些话语要想转为国际话语,还需要强大的平台来推广,才能为世界所熟知。否则,它只能作为一个空洞的外交口号而被束之高阁。
二是对外传播能力,即媒体平台、智库、学术机构等非官方传播平台通过输出话语,引领国际舆论。一国的外交话语再好,也需要有强大的对外传播平台把话语内容及对其的解读传输出去,以获得更大影响力。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因大力倡导“无核武世界”而受到国际舆论热捧,在入主白宫8个多月后便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其实中国早就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消除核武器了,只不过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应有关注。可见,传播平台很重要,对外传播能力的大小在话语权构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独占鳌头,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80%。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的。非西方国家要想改变这种传播格局殊非易事。
三是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权与决定权,能够主导或者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还与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存在情况以及影响力有关。联合国、世贸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各国展示形象、阐释政策、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基本是一个沉默寡言者、被动参与者或中立弃权者。随着实力的壮大,中国国家利益遍布全球,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外利益有时不可避免地要卷入一些地区纷争之中,并且需要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决策之中,无形中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存在。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现状与问题
在外交话语层面,从国际媒体以及各国政府的关注程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最受关注的国际流行用语,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为成功的外交话语表达。根据有关统计,2013年9月到2015年2月,国际媒体中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共2500多篇。中国的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进行了广泛报道与解读。截至到2015年7月底,中国的英文主流媒体发表“一带一路”报道将近一万篇。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媒体的海量报道是否取得了应有效果?国外受众特别是精英阶层是否接触到了中国媒体传递的相关信息?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借助于西方媒体,信息获取率高达68%,仅有22%的受众是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在国际机构中的话语权层面,作为“一带一路”具体体现的亚投行(AIIB)是中国倡议建立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创始会员国达到57个,中国作为首倡者在其中无疑将发挥特殊作用,中国在该机构的话语权也将得以提升。
总体说来,就“一带一路”倡议而言,无论是外交话语还是国际机构中的存在,中国都占尽了先机,最大的不足来自于对外传播“一带一路”的能力。下文将就中美媒体关于AIIB以及“一带一路”报道倾向做一下比较分析,并探讨中国在“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建构过程中对外传播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传播领域,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传播平台上,对外传播过度依赖官方媒体。官方媒体阵容强大,投入巨大,但很容易被国际受众视为官方的政治宣传,再加上西方媒体长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妖魔化报道,使受众极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意相信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二是在传播内容上,片面追求外宣目标,注重单向灌输,回避问题,高唱赞歌,报道行文中充满外交辞令,不接地气。国际媒体普遍关注“一带一路”与AIIB的主导权、透明问题、环境问题、管理问题。但中国媒体在这方面的回应较少。相比之下,国外媒体的相关报道更为多元,自然也就更吸引受众。三是在传播效果上,中国媒体报道总量很大,但受众有限。你说的不是人家想听的,人家想听的,你又不说,怎么能够吸引受众?而且中国媒体报道内容抽象的多,具体的少。西方人喜欢看到很具体的表述,并非抽象的表达。这样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四是在应对他国话语上,中国媒体受压迫的意识较浓,竞争意识不足。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竞争意识与能力不足,总有一种被世界媒体偏见打压的悲情意识,缺乏与国际媒体的偏见相较量的魄力和能力。我们经常把国际媒体的涉华歪曲报道归结为西方国家的阴谋论,斥之为“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而不是与之开展争论与竞争。
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对策
首先,应推进旨在增强“一带一路”逻辑性和说服力的理论研究。国际话语权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概念作为支撑,以增强其说服力。当今世界主流国际话语及其概念,例如“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软实力”“巧实力”等,都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即使是在与中国相关的相关概念中,诸如“利益攸关方”“金砖国家”“G2”等,其原创者也都不是中国大陆学者或媒体工作者。鉴于此,我们需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建构“一带一路”理论阐释体系,以增加该战略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其次,应当换位思考,理解并回应相关国家的利益关切。我们始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个互利双赢的战略,既然对大家都有利,他国就没理由反对、质疑。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都有自身的利益考量,在局势未明朗之前,都不会轻易表态,而是采取谨慎与观望的态度。而且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各国有不同意见和声音是很正常的。例如,中国对美国提出的TPP战略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因此,中国媒体应当理解并主动回应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关切与担忧。
此外,应充分利用国际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声音,为“一带一路”发声造势。目前,国际媒体关于“一带一路”、AIIB的报道中,立场观点最接近中国媒体的就要数《联合早报》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很多中国大陆的学者和媒体人在早报上发表文章,阐发中国立场和观点。而在笔者检索到的国际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和AIIB的报道文章,基本都是出自外国人之手,出现了中国学者缺席国际媒体讨论中国问题的情况。
最后,改进中国官方媒体传播“一带一路”的内容与方式,塑造公信力,使之赢得更多国际受众。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外宣思维,变单向的信息传输为双向的互动,了解各国新闻传播的风格与做法,实现新闻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