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作为该洽谈会的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将于4月8日举行的洽谈会还没召开,已确定会签约的项目总额就已达到400亿元人民币,预计会后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上述洽谈会是河南省对内对外开放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为了实现持续的开放和产业转移,焦锦淼表示,河南省在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上也做出了努力,近几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始终保持18%以上的增速。
产业转移重点是农业和能源
焦锦淼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就产业转移而言,河南省主要聚焦农业和能源等领域。“河南省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农业园区,比如中亚、非洲等。实际上是把农业的产能转移出去。”除了农业,矿产资源和能源也是产能转移的重点。比如,当地企业在柬埔寨开发了黄金矿,在非洲开发煤矿或在境外多国参与建立电厂等。
在产业转型上,焦锦淼认为,机械工业、汽车制造和智能手机是河南省的亮点。根据公开数据,去年仅郑州市就生产了智能手机2亿部,占世界总量的七分之一,手机出口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一大动因即富士康在郑州的投资设厂。逐渐完善的智能终端产业链体系也吸引了中兴、天宇等国内手机企业以及正威国际集团等世界五百强智能终端制造企业进驻。
201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进出口总额突破4600亿元,增速位居全国第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实际到位境内外资金880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5.3%。
对外投资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180%
在企业“走出去”领域,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76家,中方投资额为13.62亿美元,占全省境外投资总额的15.9%。
河南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对外直接投资涉及“一带一路”国家14个,协议投资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0%,投资主要流向塔吉克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具体来说,去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协议出资额达15.45亿美元,对香港地区、澳大利亚、美国投资居前,其中对香港投资协议出资额为去年同期的4.6倍。另外,河南省对中亚地区的投资也增长迅猛。前三季度,河南省对中亚地区投资协议出资额为去年同期的33.5倍。对外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优势产能、房地产、投资管理以及农业开发等。
受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影响,河南省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较为严重的挤压,因此“走出去”逐渐成为当地企业拓展国外市场的重要途径。
为了支持当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河南省下一步还将创造条件申建中国(河南)自贸区,探索内陆地区建设自贸区的经验模式,尽快形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除了海外投资市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成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省外资金的重要来源地。焦锦淼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升龙投资集团、上海红星美凯龙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绿地集团、上海金丝猴集团等一大批企业都在河南进行了投资。“十二五”期间,河南和上海两地的合作项目达1196个,总投资为6090亿元。其中,2015年两地合作的项目达257个,总投资为12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