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增创竞争新优势。作为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潍柴集团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指出,作为新的发展牵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亚非欧的经贸合作,为过剩产能寻找新的战略合作机会。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将推进和倒逼制造企业自身技术提升、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全球商业浪潮中造就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从出口贸易到国际并购,潍柴等龙头企业早已开始全球布局,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际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2015年,在国内行业形势下滑的情况下,潍柴的海外业务全面开花,每100元销售收入中,有57元来自海外市场,而海外企业的利润贡献更高。
跨国并购艰难整合
从2009年至2012年,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先后收购了法国博杜安公司、意大利法拉帝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及林德液压。这所有的并购都是基于战略转型的需要。
这些欧洲企业都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林德液压落地后,将彻底改变我国高端液压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同时,这些成长型业务也有利于潍柴从依靠投资拉动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
全球第二大叉车制造商凯傲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潍柴的公司治理有诸多不同,德国是监事会和执行管理层的治理结构,二者分工明确不重合;而中国的执行董事多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兼任职务。
“公司治理不存在唯一的、最佳模式,对海外企业的整合关键是因地制宜、依法治理。凯傲成功上市后,运作非常规范,我们的工作就是选用好职业经理人,做好财务管控,推进战略一致与协同。”总结海外公司的治理经验,谭旭光如是说。
同样的故事在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商——意大利法拉帝上演。
几年来,双方经过了艰难的磨合,在法拉帝全球各个业务平台逐步建立了价值观相对统一的文化体系;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上体现潍柴母公司的管理特征和其自身优秀管理经验的传承;遵循当地商业惯例,在保持必要、有效的母子公司管控基础上,充分授权当地团队,引导法拉帝公司深层次的重组与改革。
在法国百年发动机企业——博杜安公司被潍柴收购后,潍柴每年都给予公司资金上巨大帮助,将其打造成为重要的发动机前沿研发制造基地,填补了潍柴16L发动机的空白。
现在看来,潍柴的跨国并购无疑是成功的。2015年,凯傲集团业绩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发动机板块之外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法拉帝经过艰难整合逐步摆脱财务危机,回归至制造业企业正常状态,业绩获得大幅提升;林德液压国产化工作展开,“中国成本+欧洲品质”加速落地;博杜安新的产品开始在全球销售。
“目前这些并购公司均取得了向好发展,且与潍柴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我们一步步用坚实的行动实现了当初并购时的目标和承诺,证明了中国企业也完全能够整合好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谭旭光表示。
“一带一路”潍柴先行
今年春节,由潍柴进出口公司员工组成的缅甸项目团队,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推动潍柴在当地的技术输出项目尽快落地。而在更远的埃塞俄比亚,潍柴另一个与当地政府的许可证生产项目已经开始投产。
印度公司主打的WP10/12发动机颇受当地客户青睐,目前以船电和工业动力产品为主。山东重工印度公司生产厂长这样评价印度公司的发动机:这是目前印度市场上同行业功率最大的发动机,质量很好,服务也实现了本地化。
山东重工印度工厂是潍柴海外建厂的试验田,也是开拓南亚市场的桥头堡。“印度工厂,我们采用的是轻资产运作模式,将国内整条生产线移了过去,并采用厂房租赁的形式,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时间、最小的风险实现了投产,短短两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常驻印度的山东重工副总经理徐子春对此颇为自豪。
潍柴不断深耕国际市场,加快当地化进程,逐步实现了对全球重点区域的渠道覆盖和服务支持。目前,潍柴发动机产品已经销售到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保有量达30万台。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量的90%以上,东南亚和南亚这两个市场在2015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国际船艇展(EURASIABOATSHOW2016)上,潍柴进出口公司员工在紧张忙碌地向客户介绍潍柴的船用发电机。中东(迪拜)电力展、亚太(新加坡)海事展也将成为潍柴产品的ShowTime。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两个方向: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先试者,我们现在的重点是产能合作。”潍柴动力国际业务负责人张更生表示,“潍柴国际化战略宏图,正随着”一带一路“的布局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