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70家大型石化企业组建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国际产能合作联盟周三(9月14日)正式成立,该联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石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更好地配合“一带一路”战略。
该联盟的成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联盟成员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华、中化、中国化工、延长石油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联盟将建设成为发布国家相关政策举措、推荐项目合作信息、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防范企业对外合作风险、推进产融协同出海的统一平台。
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介绍,联盟将建设信息网络构架、金融支撑体系及人力资源体系等三大保障体系,其中金融支撑体系将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基金、专项产业基金、保险等。
他指出,未来联盟的工作重点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等方面的技术引进和产业并购;推动在巴基斯坦、越南、伊朗等国的中国石化园区建设、输出中国石化业的标准以及“走出去”的战略课题研究等。
石化联合会与国际咨询公司科尔尼周三还联合发布中国化工资本走出去专题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化工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转换能力,从生产基本化学品转化为价值链生产,即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增值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传统客户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全球最苛刻的应用需求。但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
报告认为,为了保持增长势头,成为真正有竞争力和市场规模的公司,现在的中国化工企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向外看和走出去,即全球化经营。未来产品导向型企业的并购将专注于原料和资产规模,垂直型企业的并购专注于解决方案业务和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中国国务院8月已发布石化产业三年转型指导意见,提出要努力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等。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中国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炼油、烯烃、甲醇、轮胎、化肥、农药等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海外石化产业园区。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