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仍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亮点,并购仍是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专家表示,对外投资结构的变化反映出企业的投资需求从找市场向找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更高端的经营活动转变,有利于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补短板,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的背景下,要加强引导,妥善防范和应对风险。
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制造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2.1%上升至18.3%,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4.9%上升至12.0%。
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1月1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中企“走出去”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的意愿仍十分强烈。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受到重点关注,表明企业投资越来越理性。
韩勇认为,对外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不仅有利于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通过并购新技术等转型升级和补短板,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带动装备技术和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琦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反映企业有整合全球资源、全球布局的需求,投资结构和方式的变化反映出企业的投资目的从以前的找市场向获得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活动转变,是企业适应国内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应对国际新挑战的需要。
与此同时,海外并购更加服务于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其中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施并购项目197起和109起,占我境外并购总数的26.6%和14.7%。
韩勇表示,海尔全资收购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家电业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并购项目,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仍是亮点
此外,韩勇还指出,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为亮点。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数据还显示,地方企业占据对外投资主导地位,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表现活跃。2016年全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6.7%增至87.4%。其中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外直接投资604.6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5.5%。上海市对外直接投资为251.3亿美元,居各省区市对外投资第一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张宁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尽管对当地的经济和就业帮助很大,但也引来一些诸如输出产能的非议。他建议,未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根据国家风险水平和区位优势不同适当调整投资决策。在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的背景下,相关部门还是要加强引导,加强与投资地的沟通了解,妥善防范和应对风险。
就外界担忧的对外投资高速增长会带来资本外流,张琦认为,在当前国内外金融环境下,不排除这种现象,对这方面相关部门也在加强监管。“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进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才是主流和大趋势。”张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