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指出,不仅是韩国,亚洲其他地区也呈现饮食习惯改变的趋势。例如在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小麦需求均不断增长,替代了部分大米需求。
韩国:虽减产 大米仍过剩
韩联社8日援引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和统计厅的最新数据报道,尽管2015年韩国大米产量预计较2005年减少10.7%,但2015年韩国人均大米消费量比2005年大幅减少19.3%,因此大米库存量仍在上升。
截至今年9月底,韩国大米库存量为136万吨,而合理库存量只需80万吨。
调查显示,韩国人过去几十年来饮食习惯正在悄然改变,米饭摄入量持续减少,而小麦、玉米、豆子的摄入量不断增加。韩国2014年人均消费大米65.1公斤,跌至历史新低;而人均消费小麦33.6公斤,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
以销售蛋糕、面包、甜甜圈等面食闻名的韩国SPC集团介绍,2005年以来,韩国面食市场正以年均15%的速度迅速扩张。据该集团估算,韩国人去年在面包、蛋糕、三明治等面食上消费6.36万亿韩元(约合57.2亿美元)。
眼下,韩国政府正在“发愁”如何减少庞大的大米库存。韩国政府已经致力于扶持大米加工食品行业,刺激大米加工食品消费。
同时,韩国政府积极谋求促进大米出口。今年10月31日,韩国与中国签署食品安全领域三项合作协议,为韩国大米等食品输入中国市场开辟了道路。
亚洲:口味变 小麦需求大
不少观察人士注意到,近年来,亚洲各国的小麦需求持续增长,替代了部分大米需求。自2008年以来,亚洲小麦消费量的增幅达到大米消费量增幅的两倍。
目前,亚洲大米产需基本平衡,但小麦需求增长太快,以致小麦进口急剧增长。以韩国为例,韩国的小麦产量极低,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至2%,因此小麦需求基本依赖进口。
据路透社报道,过去5年间,亚洲平均每年进口小麦超过4000万吨,占全球小麦总进口量的25%。其中,印度尼西亚平均每年进口小麦近800万吨,比2005年增长超过60%;印度虽是全球第二大小麦产出国,但预计今年全国需求比产出多了500多万吨,因此仍然离不开进口;孟加拉国预计今年进口小麦300万吨,以满足全国400万吨的小麦总需求。
得益于亚洲持续增长的小麦需求,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小麦总出口量自2005年以来增长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