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计划意味着,中国愿意和沿线国家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此计划将为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全新机遇,资金融通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说,自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后,各国经贸界和企业都积极了解,寻找时机逐步参与。中国银行也不想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沿线的国家有60多个,总人口40多亿。虽然沿线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的63%,但其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29%,经济总量并不高。
“当前,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有无限的机会和充足的资金,这个重心的转移是不可逆的。”他说,要建立新的亚太体制,需要“一带一路”作为指引,这个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而是能造福整个地区的。对此,他呼吁国内金融业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明确参与的路径,并努力提升国际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他认为,亚洲地区贸易额巨大,各国应当尽量减少使用第三方货币结算,建立稳定的货币互换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货币风险。而“一带一路”正是为一个新体制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亚洲各国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可以很好地造福亚洲。有了稳定货币互换机制,同时在贸易中尽可能地简化手续,则地区市场会变得活跃,尤其是“一带一路”发展起来之后,预期大宗商品交易还会热起来。
对于如何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田国立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是完善全球网络布局。他说,在坚持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运输大通道建设的基本原则上,金融业者有必要加大或完善在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和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机构布局,提高覆盖密度及参与深度。
其次,金融业者应在已布局地区,提高业务辐射能力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是加大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围绕“设施联通”和“贸易联通”方面,金融业者应该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能源设施和国际通信的互联互通等项目,为这些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授信支持。
“必须着力推广离岸人民币兑换、资金交易、债券发行与承销等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人民币跨境运营和投融资的需求,确保‘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田国立认为,金融业者有必要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全球支付清算服务。
虽然“一带一路”能为金融业者提供巨大的机遇,但田国立毫不否认其中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一带一路’涉及很多国家,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海外金融监管环境也不尽相同。”他认为,中国的金融业者应该进一步提升全球风险管控能力,对合规与反洗钱、流动性管控,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