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在过去一年中,美国制造业取得了时断时续的艰难进步,这或许正掩盖一种可能影响全球工业生产格局的趋势。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5日报道,在很多人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角色正在衰落之时,中国企业正投资于美国工厂。中国制造商们正将它们在美国工厂获得的知识用在国内,以帮助它们由低价值产业转向更高价值的市场和产品。
报道称,美国制造商应该注意这一趋势,做好与“中国制造2.0”展开竞争的准备。
中国制造商在美国的存在显著增加。在美国经营13家工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正参与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建立一家工厂、以Elux的名义重塑优质混合动力汽车品牌菲斯科(Fisker)的努力。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前不久选择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建立一家生产纸巾、有机肥料等家用产品的工厂。
报道称,其他中国企业正在美国设立生产纺织品、玻璃、钢管、铜管、工程机械和纱线等各种产品的工厂。它们正试图摆脱“廉价、劣质”的标签,转向更高端市场。为了取得成功,它们必须获得国内劳动力资源中所缺乏的创新、工程技艺和先进技术。
美国应该将这种中国投资视为威胁还是机遇?
报道称,很多州代表和地方代表认为这是好事,因为它会带来就业和收入。
提倡将工厂位置选在美国的产业回归倡议联盟称,2014年,约有6万个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因为“产业回归”和外国直接投资而被创造出来。我们认为这些就业岗位中约有8000个出现在中国所拥有的企业。该组织称,在得到中国支持的企业中,美国总就业岗位到2015年底会超过10万个。
报道称,很多与得到中国投资支持的工厂展开竞争的美国企业对这一趋势不甚热情。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们担心北京正将零部件工厂用作一种特洛伊木马,其目的是获取该行业的一些技术,而它们最终将利用这些技术出售整车。
报道称,2010年被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公司一直在成都生产S60车型,但它正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一家工厂,这家工厂计划在其2018年开门时接管S60生产。南卡罗来纳州的大约250家汽车供应商渴望拿到这笔生意,但到生产线开始运转时,它们可能将与几家归中国所有的零部件制造商竞争。
中国企业也正在积极应对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和生产率差距,它们采用了一种以提升教育、推动制造业自动化和进口技术为中心的三管齐下战略。
报道称,它们的投入正收到成效,毕业率不断提高,员工主动离职减少。手工、劳动密集型业务正转移到更深入内陆的那些成本更低的城市,这些城市如今陆上和空中交通更加方便。最后,更多中国企业正引入来自日本和德国制造业专家的技术知识,这正在带来生产率大幅提升。再加上中国制造商正通过它们在美国的投资所获得的战略技术知识,这些是推动一次中国制造业复兴的强有力组合。
美国制造商仍准备参与竞争。但随着中国竞争者越来越多地寻求生产更高价值商品,对美国企业来说,关键的是更快研发新产品,以便保持自己在本领域的前沿地位。
报道称,新一代中国制造商将在价值阶梯上迅速攀升。与此同时,竞争格局将越来越多地由更高端的、“由中国……在美国制造”的产品唱主角。